在线口才测试
首页
演讲资讯
课程安排
演讲口才
演讲技巧
演讲主持
成功心理
口才训练
妙语赏析
潜能开发
 重庆口才培训   重庆口才训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妙语赏析 > 正文

中国古代伟人名人经典妙语欣赏

文章来源:中国演讲口才网 点击数:1088次 发布时间:2013/12/6 字体:

中国古代伟人名人经典妙语欣赏

  据《灵隐小志.高僧传略》记载,济公的师傅是西湖灵隐寺的高僧慧远禅师,又称瞑堂禅师。慧远禅师德行高尚,幽默风趣。一次,他陪同宋孝宗游览飞来峰,孝宗问:“既是飞来峰,为何不飞去?”慧远不加思索地回答:“一动不如一静。”孝宗到上天竺去,看到观音菩萨手持念珠,便问慧远大师:“人持念珠念观音,观音持念珠念谁?”慧远禅师答道:“仍念观音。”孝宗问:“这是为什么?”慧远禅师立刻答道:“求人不如求己。”

  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结为莫逆之交。有一天,苏东坡和佛印去参观一座庙宇,他们进入前殿,看到两座凶猛的大神像,是镇邪的门神。苏东坡问佛印:“这两个菩萨,哪一个重要?”佛印回答说:“当然是拳头大的重要。”走入内殿,看到观音菩萨手持念珠,苏东坡又好奇的问道:“观音也是菩萨,她数念珠干什么?”佛印应声说:“喔,她也学别人拜佛呀。”苏东坡不解地问:“拜哪个菩萨呢?”佛印回答说:“咦,拜观音菩萨呀!”苏东坡不明白地问道:“这是怎么回事?她是观音菩萨,为什么要拜自己呢?”佛印笑着说:“你知道,求人不如求自己嘛!”

  王安石的儿子王元泽自小聪明伶俐,能言善辩。一天,一位客人带来两只笼子,一只笼子装着一只獐,另一只笼子装着一只鹿。客人笑着问王元泽:“哪一只是獐,哪一只是鹿?”王元泽年幼,这两种动物还是第一次见到,他略一思索,回答道:“獐旁边那头是鹿,鹿旁边那头是獐。”客人听到如此巧妙回答,十分惊奇,不得不佩服他的聪明。

  耶律文正是元朝的重臣,曾随元太祖(成吉思汗)亲征西域各国,充当随行参佐,后来元太宗(窝阔台,铁木真第三子)任命他为中书令,死后追封为太师。有一天,西夏人常八斤对耶律文正说:“我朝崇尚武功,我因擅长制弓,而受到皇上的知遇,可是你靠文才进宫,不是太不对路了吗?”耶律文正回答说:“制造弓箭尚需工匠,治理天下难道不须要‘治天匠’吗?”元太祖听了耶律文正对常八斤的回答十分高兴,以后对耶律文正更加器重了。

  明朝建国后的一天,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殿上想,江南之地已归己有,便命画工将江南山川画于殿壁上。画工说:“臣未遍迹山川,且才识浅薄,不敢奉诏。”皇上勃然大怒道:“小奴才,胆敢违旨抗命,可否知罪?!”画工急中生智地回答:“陛下息怒。陛下遍历九州,见多识广,而且是陛下的江山,陛下了如指掌,捞陛下先画个轮廓。”皇上一听,果然转怒为喜,挥笔画了一个轮廓,让画工开始润色。画工又说:“陛下江山已定,岂可动摇!”这话说得皇上心头大喜,不但免去画工死罪,且赏他三百银两。

  解缙(明代大臣,学者)小时候很聪明。一天,他跟着大人到一所庙里去烧香。老和尚看他生得很机灵,就想逗逗她。老和尚问道:“从哪里来?”解缙回答:“从江南来。”老和尚说:“江南草木耳!”解缙答:“草木之林,唯我独秀。”老和尚又说:“择其秀者而伐之。”解缙正声回答:“我为国家作栋梁。”老和尚气急败坏的大声说:“你进三步就会死,你退三步就会亡。”解缙毫不在意地轻松答道:“我横走三步又何妨!”老和尚被解缙弄得理屈词穷,再也无言以对。

  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听说杭州屏山净慈寺有个叫诋毁的和尚,心直口快,喜欢议论天下大事之是非,有些言论直接冒犯了时政。乾隆皇帝为了找茬儿惩治诋毁和尚,便化装成秀才,来到净慈寺。他随手在地上捡起一块劈开的毛竹片,指着青的一面问诋毁和尚:“老师傅,这是什么呀?”按照正常的说法,当然应该叫“篾青”,可是诋毁和尚正要说出口时,蓦然,从来者的言谈举止中意识到了什么,头脑中闪出:“篾青”的谐音不就是“灭清”吗?于是,眼珠一转,马上答道:“竹皮。”乾隆一计未成,随即又将竹片调翻过来,指着白的一面问道:“老师傅,这个又叫什么呢?”诋毁和尚心里又想:“篾黄”与“灭皇”同音,如果回答“篾黄”,则就中了对方的圈套,于是,冷静地回答说:“这个嘛,我们管它叫‘竹肉’。”诋毁和尚以自己机智灵巧的回答,使乾隆皇帝想以谐音治他诅朝咒君之罪的计谋未能得逞,从而避免了一场杀身之祸。

  又一年, 乾隆皇帝微服南下,到宁波后,独往天童寺,圆智和尚闻知此事,马上到山脚下等候。不一会儿,乾隆便来到眼前。乾隆叫他前边带路,并说:“大和尚,今日朕亲躬上山,你能不能将朕比上一比?”在上山的路上,圆智暗自思忖:“这可不好比,比不好,全寺都得遭殃。”但他忽然脑子一转,笑着说:“万岁爷上山,好比佛爷带万岁爷登天,一步更比一步高!”乾隆一听,心里很不舒服,圆智自比佛爷,上风被他占了,可又无可指责。他们一走进天王殿,正见弥勒佛喜眉笑脸地朝外而坐。乾隆指着弥勒佛问圆智:“请问大和尚,他为何而笑?”圆智答道:“启禀皇上,他是笑贫僧命乖运蹇,身入空门,终日青灯木鱼,碌碌无为。”乾隆一听,心暗想:“这下子可有空子钻了!”于是,马上反问圆智:“他也在对我笑,照你说的,他也在笑我碌碌无为了?”圆智见乾隆咄咄逼人,连忙回答说:“哪里哪里,佛爷对不同的人笑,有不同的意义。他对万岁爷迎面而笑,是笑万岁爷为万民操心,以国事为重,不像凡夫俗子,气量狭窄,笑里藏刀!”这一番话,弄得乾隆哭笑不得:圆智明明是在骂自己,可又不好发作。乾隆离寺时,圆智送他下山。当走到山腰时,乾隆想起了上山之事,便说:“朕上山时,你说朕一步还比一步高,现在朕下山了,你可怎样说呢?”乾隆说完,得意地瞅着圆智,心里想:上山是爬高,好比;下山是落低,看你怎么比!谁知,圆智稍思片刻,从容答道:“如今又好比,如来佛带万岁爷下山,后头更比前头高啊!”

  一天,乾隆皇帝闲来无事,突然心血来潮,想出难题来难一下聪明的大臣刘墉,便问他:“京师九门每天出去多少人?进来多少人?”刘墉一伸二指,答道:“俩人儿!”乾隆问:“怎么只有俩人儿”刘墉解释道:“万岁,我说的是两个人,是两种人:一是男人,一是女人――不是俩人儿吗?”乾隆一计不成,再生一计,马上又问道:“你说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答道:“回禀万岁,全大清国,一年生一人,死十二人!”乾隆反驳道:“照此下去,大清国岂不是没人了吗?”刘墉马上解释说:“我是按属相来说的。比方说,今年是‘马年’,无论生一千、一万、十万、百万,都属‘马’,故此说一年只生一个;而一年当中,什么属相的人都由死的,不管死多少,总离不开十二属相,所以,我说一年死十二个。”乾隆顿时觉得,有这样机智的大臣,满心喜悦,便不再多问了。

  戴震是清代进步的思想家,他十岁在私塾读书时,对先生的授课感到不满意,于是,问先生:“怎么知道这是孔子的话由曾子转述,又怎能知道是曾子的意思,而由他的学生记下来的呢?”先生答道:“这是朱文公(即朱熹)所说的。”戴震又问:“朱文公是哪个时代的人?”先生说:“宋朝人。”“孔子、曾子又是哪个时代的人?”“周朝。”“周朝和宋朝相隔多少年呢?”“将近两千年。”“那么,朱文公怎能知道两千年前曾子转述过孔子的话,曾子的意思又是学生记下来的呢?”想不到戴震小小年纪竟如此善言,先生一下子被问住了。

  有一次,儒士张倬(清代医家)与僧人进行辩论。僧人宣称:“儒教虽正,却不如佛学玄妙。我们僧人能读儒教的书,你们却不能通晓佛家经典。”张倬笑了笑答道:“不对吧。比如饮食,人可以吃的,狗也能吃;狗可以吃的,人却决不能去吃了。”僧人明明知道这是在骂自己,却又不敢发作。

  左宗棠率领湘军出关,大军所到之处,入侵者闻风而逃,眼看英帝国扶植的阿古柏政权摇摇欲坠,面临覆灭危险。英国公使威妥玛这下慌了,急忙找到左宗棠,说道:“中华地大物博,以仁义立国,为什么容不下小小的阿古柏,非要斩尽杀绝,未免太不仁道了吧?”左宗棠反唇相讥道:“贵国信奉天主,到处建教堂,讲人道,何不在英伦三岛划块土地,叫阿古柏立国活命呢?”

  古时候,一位皇帝问身边的大臣:“皇宫前边的水池里共有几杯水?”大臣回禀:“这个问题只要问一个小学生,就能得到正确的答复。”于是,一个小学生被召进皇宫。皇帝问道:“皇宫前边的水池里共有几杯水?”小学生回答道:“要看是怎样的杯子,如果杯子和水池一般大,那就是一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一半大,那就是两杯;如果杯子只有水池的三分之一大,那就是三杯;如果……”皇帝想不到小学生竟然这么聪明,于是奖赏了小学生。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佛家妙语
下一篇:生活的乐趣

扫描微信号即可免费试听口才训练课程

口才微信号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