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口才测试
首页
演讲资讯
课程安排
演讲口才
演讲技巧
演讲主持
成功心理
口才训练
妙语赏析
潜能开发
 重庆口才培训   重庆口才训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谈判技巧 > 商务谈判 > 正文

历史上最完美的经典谈判——板门店谈判(1)

文章来源:中国演讲口才网 点击数:1088次 发布时间:2012-4-22 字体:

一、谈判的准备阶段

抗美援朝时,新中国刚刚从战争的废墟中诞生不久,百废待兴,在各个方面均面临着极大困难。而它的主要对手,则是刚从二战的胜利中走来的踌躇满志、不可一世的美国,以及由15个国家组成的入侵朝鲜的联合国军。在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战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中,便将多国部队从鸭绿江畔赶回到三八线以南,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坐到谈判桌旁。 

点评:新中国刚成立,倾全力参与朝鲜战争,实勉强为之。不期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却不能一时间拿下战争的胜利,加上与其欧洲第一位的国策不符,酿成国内国外的反战情绪,二者构成了和谈的基础。

1、时机的把握:侵朝美军耗损巨大难以为继,毛泽东抓住时机打开和谈大门

抗美援朝战争进行到1951年五六月间,经过连续5次战役的激烈较量,战争逐步陷入到胶着状态。此时,美国已经不可能吞并朝鲜并将战火烧到中国大陆了。这种局面,是完全出乎美国政府的预料的。 

在为时一年的侵朝战争中,美国付出了8.8万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其兵员伤亡和军费消耗都比它在二战第一年中的损耗多出一倍,约相当于其整个二战时期全部损失的三分之一。

即使这样,却仍然无法改变他们在军事上不能取胜的局面。同时,面对国内日益高涨的反战、厌战情绪和统治集团及其盟国内部的矛盾分歧,美国人开始谋求停战谈判,以便从朝鲜战场这个无底洞中尽快脱身。

1951年5月,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向杜鲁门总统提出建议:争取用谈判方式解决朝鲜问题。这个建议很快便得到了杜鲁门的批准。5月31日,美国国务院顾问、前驻苏大使凯南,非正式地拜会了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表示美国政府准备与中国讨论结束朝鲜战争问题,愿意恢复战前状态。 

毛泽东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历史契机,6月3日,毛泽东接见专门从朝鲜赶来的金日成,同他具体商谈停战谈判的方案。5日,毛泽东致电斯大林,提出了目前需要商量解决的一些问题,并说,我们想派高岗同志于日内乘飞机去莫斯科向您汇报金日成同志现来北京,他愿意偕高岗同志一道去

斯大林同意后,6月10日,高岗与金日成前往莫斯科。13日,斯大林同他们举行了会谈。当日毛泽东复电高、金,提出了和谈建议的设想:在目前两个月内朝中军队取守势的时候,不宜由朝中两国提出(指停战谈判问题——编者注),而宜用下列方式:1.等待敌人提出;2.由苏联根据凯南对马立克的谈话向美国有所表示。……究以何种方式为宜,请你们和菲里波夫同志(即斯大林——编者注)商量决定。

斯大林采纳了毛泽东的后一个建议,决定由苏联出面,对美方的试探作出反应。点评:开门的时机,是中朝军队打过了三八线,美国代价过大,取胜较难,国

内外舆论压力。开门的远景休战是双方都需求的(但是不是朝鲜需求的呢?)但由谁提出比较好呢?当时我方处于守势,提出改由中间方苏联。同时,部署战场,相信只有战场的胜利才是谈判的权力。

2、以战促和,把握谈判的主动权

然而,要使和平的可能变为现实,必须要以雄厚的实力做后盾,因此如何巩固第五次战役的胜利成果、进一步提高志愿军的作战能力,成为毛泽东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6月11日,就在高、金刚刚赴苏,即第五次战役结束后的第二天,毛泽东即致电彭德怀,指出:1.要以积极防御的方法,坚持铁原、平康、伊川三道防线,不使敌人超过伊川线;2.迅速补充3兵团、19兵团至每军4.5万人,并加强训练;3.13兵团停止休整;4.加强各军师火力,特别是反坦克反空军炮火;5.迅速修通熙川至宁远、德川的公路至少一条,最好两条;6.在熙川、德川和孟山地区囤积相当数量。

3、谈判地点的选择

美国代表马立克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演说,倡议交战双方通过谈判,和平解决朝鲜问题。30日,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奉美国政府之命发表声明,表示愿意同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举行和谈。同时提议,将会谈地点设在停泊于元山港的一艘丹麦舰的军船上。 

7月1日,金日成和彭德怀联名复电李奇微:同意举行停战谈判。但,建议将谈判地点设在三八线以南的开城地区。

至此,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朝鲜战争停战谈判业已水到渠成。

点评:地点是谈判中不可忽略的要素,如设在丹麦舰上,对我方不利,而选择三八线的开城地区,实质就决定了谈判的最终目标:将三八线作为了战争的中立区。从地点的选择上我方就占了谈判的主动权,即让三八线作为划界的即定事实。

4、确定谈判人员与阵营:毛泽东亲自点将指导谈判

毛泽东早已料定即将到来的这场谈判不同寻常,其激烈程度绝不会亚于战场上的殊死拼杀,朝中方面的声明一发表,他便和周恩来一道紧张地忙碌了起来。他们商议后决定,由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作为彭德怀的代表,出席谈判会议;同时从国内派出由外交部副部长兼中央军委情报部长、红色特务李克农,率停战谈判工作组立即赴朝,还有对国际问题颇有研究且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乔冠华,作为李克农的主要助手一同前往。

毛泽东在中南海菊香书屋接见了李克农和乔冠华,他头一句话就对李克农说:是我点了你的将,要你坐镇开城。乔冠华也去,军队也要人参加。接着就有关问题进行了长时间交谈,并要求李、乔二人从即日起迅速组织一个精干的谈判工作班子。 

经过紧张的筹备,7月5日,包括外交、秘书、机要、警卫等各方面人员参加的赴朝谈判工作组,即在李、乔的率领下从北京启程,于6日凌晨到达金日成新近设立的作战指挥部所在地——平壤东北约15公里处的根地里。

在此前的7月2日午夜时分,毛泽东致电彭德怀,要彭对三八线的防御及时作出部署:一方面加强防御阵地第一线的兵力,防止敌人大规模进攻;另一方面加强侧后方的兵力,防止敌人从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东西两岸突然登陆。因为当时美方曾声称:和谈并不意味着立即休战;在停战协议签署前,将不会停止对抗行动。同时美国政府还授权李奇微,在谈判期间可以进行陆地、两栖、空海作战,以支持谈判。所以,毛泽东发给彭德怀的指示电,成为非采取不可的重大步骤。

7月4日,毛泽东致电金日成,开宗明义地指出:我方是此次谈判的主人,对外则以朝鲜人民军为主;同时,指派柴成文为中国人民志愿军联络官,并要金日成指派一名人民军军官以上校名义任首席联络官,另指派一名军官以中校,名义为联络官。当日,金日成即指定人民军司令部动员局局长张春山(原名金昌满)少将,以上校名义为中朝方面首席联络官,另派金一波为中校联络官。 

很快,在与朝方商定后,朝中谈判代表团的名单便确定了下来:中方代表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参谋长解方;朝方代表为朝鲜人民军总参谋长南日(大将,首席代表)、李相朝、张平山。与此同时,为了加强对朝中谈判代表团的统一领导,毛泽东在征得金日成的同意后,组成了一个由李克农、乔冠华和朝中谈判代表参加的小组会议,由李克农主持。就这样,李克农实际上为朝中代表团的总指挥和最高负责人。

点评:我方谈判人员的组成与阵营构成,和对方的安排,表明这场谈判是中美之间的较量。

朝中谈判代表:朝鲜方面:首席代表南日、李相朝、张平山,中国方面:邓华、解方

小组会议:主持人李克农,乔冠华和朝中谈判代表

谈判阵营:一线由南日、邓华等直接出面谈判;二线由乔冠华、柴成文等往返联系,并传达、贯彻上级指示,提出谈判的具体方案和拟写发言提纲;三线则由李克农负责,与毛泽东(通过周恩来)保持密切联系并直接与朝鲜最高层协商,掌握谈判的方针大计及全部过程。

在此前后,联合国军方面的代表名单也确定下来:首席代表是美国远东海军司令特纳·乔埃中将;成员包括美国远东海军副参谋长奥尔林·勃克少将、美国远东空军副司令劳伦斯·克雷奇少将,美国第八集团军副参谋长亨利·霍治少将,以及南朝鲜军第一军团军团长白善烨少将。 

5、谈判前协议:确定具体的谈判时间与地点

7月7日凌晨,朝中代表团成员及其联络官等相关人员抵达开城。之后,他们便与朝鲜当地党政组织一道,选择谈判地址、双方代表团驻地和休息位置。最后,确定将市区西北约两公里的来风庄作为谈判地点。 

7月8日上午9时,谈判双方联络官召开第一次会议,双方就谈判前的各项问题进行磋商,并确定正式谈判的第一次会议于7月10日上午在开城地区的来凤庄举行。从此,小小的来凤庄名声大震,停战谈判的消息从这里传向四面八方,从前鲜有人知的一个小村庄,开始在世界地图上有了它的坐标。 

二、进入正式谈判:典型的纵式谈判

1、第一轮谈判:议程确定

7月10日上午10时,朝鲜停战谈判在开城来风庄正式开始。谈判大厅里,双方谈判代表在一张长方形的条桌两侧相对而坐,一场旷日持久的马拉松式谈判,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李克农坐镇幕后,从容指挥。谈判信息通过无线电波并随着谈判的实际进展,在南日(首席代表)——乔冠华——李克农——毛泽东(周恩来)——金日成——彭德怀之间,相互交叉、循环往复地传递着,持续了两年之久。 

就这样,按照既定的程序,7月10日上午,朝鲜停战谈判正式开始。

谈判一开始,联合国军首席代表乔埃率先发言。首先,他提出了关于谈判的9项议程,但却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建议。

接着,由朝中方面的代表南日发言。南日代表朝中方面向对方提出了3点原则建议:(一)在相互协议的基础上,双方同时下令停止一切敌对军事行动。(二)确定三八线为军事分界线,双方武装部队同时从该线后撤10公里,作为非军事区。该区民政恢复到1950年6月25日前的状态。同时,立即就交换战俘进行商谈。(三)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以保证停战和朝鲜问题的和平解决。 

但是,联合国军代表乔埃却拒绝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列入谈判议程,因此致使谈判刚一开始,就在议程上发生了严重分歧。

2、第一次出现僵局及僵局的解决

 

当晚,李克农便将第一天的谈判情况电报北京。7月11日,毛泽东复电李克农,明确表示:撤兵一条必须坚持。这样,撤兵问题便成了谈判双方争论的焦点。

 联合国军方面认为,这次停战谈判只讨论朝鲜境内的军事问题,而从朝鲜撤出一切外国军队是政治问题,应在停战实现后由有关政府去讨论。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电报指示,朝中方面不与他们在是军事问题还是政治问题上纠缠,而强调指出: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是保证停战的必要条件(7月17日周恩来以毛泽东名义给李克农等的电报)。

同时,毛泽东在由周恩来起草的这份电报中还加写道,我们提出撤军一条是有充分理由的,因为各国派兵到朝鲜是来作战的,不是来旅行的。为什么停战会议有权讨论停战,却无权讨论撤兵呢?显然这种理由是不能成立的。因此,我方坚持会议既然有权讨论停战,也就有权讨论撤兵。

经过几天的激烈辩论,联合国军代表显得有些理屈词穷了,李奇微甚至允许乔埃用粗鲁的语言进行辩论,说只要乔埃说得出,就尽管粗鲁

7月19日的谈判结束后,李克农电报毛泽东、金日成等,详细生动地描述了当天谈判情况。电文说:谈判中,美方局促无辞,窘态毕露。……对方至无法答复时,以抽烟遮掩,并频频搔首,作无可奈何状。会中我名正言顺,理直气壮,对方完全陷于被动。 

但美国政府并不愿意承担谈判破裂的责任。7月20日,美国对其谈判代表发出指令,准备作出一点让步,即在不给予对方任何承诺的范围内,……可以同意在将来的某个时间讨论相互缩减军队的问题。 

23日,毛泽东、周恩来根据几天来的谈判情况,以及美方态度的最新变化,就撤军问题提出了新的方针,即从朝鲜撤退外国军队问题,可以同意留待停战后的另一个会议解决。但在25日的谈判中要另外增加一项其他有关停战问题的议程,目的在于停战后召开双方高一级代表会议,协商从朝鲜分期撤退一切外国军队问题

朝中方面的这一建议,为使谈判尽快进入实质性阶段打开了通道。

1951年7月26日,谈判双方终于正式通过了谈判议程:(一)通过议程;(二)确定双方军事分界线,以建立非军事区;(三)在朝鲜境内实现停火与休战的具体安排;(四)关于战俘的安排问题;(五)向双方有关各国政府建议事项。

这是朝鲜停战谈判取得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点评:面对僵局,美方首先释出善意,我方让步回应,但附加一条:停战后召开双方高一级代表会议,协商从朝鲜分期撤退一切外国军队问题。让步打开了谈判通道,附加条件为以后再谈确定了基础。

                                                中国演讲口才网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扫描微信号即可免费试听口才训练课程

口才微信号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