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口才测试
首页
演讲资讯
课程安排
演讲口才
演讲技巧
演讲主持
成功心理
口才训练
妙语赏析
潜能开发
 重庆口才培训   重庆口才训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业生涯 > 人在职场 > 正文

政府官员如何应对公共危机

文章来源:中国演讲口才网 点击数:1088次 发布时间:2013-5-18 字体:

085.12汶川地震到134.20庐山地震的发生,当地政府对这种公共危机的反映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都彰显政府官员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庐山地政发生后,曾经有一则报道称:记者怒斥当地官员答非所问,没有拿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而是说些冠冕堂皇的话。面对种种社会舆论,中国官员到底应该怎样面对公共危机,采取怎样的应对措施才能真正将危害降低到最小,同时安抚民心呢?下面我们从苏轼治水的故事来看下到底应该怎样应对公共危机?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苏轼调任徐州太守。上任三个月,就碰到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上游澶州的黄河堤坝决口,水困徐州,人心浮动。面对洪水,苏轼并未惊慌,他先是率衙役守住城门,将有车马、欲逃亡的富户劝回城中以稳定民心,并向居民承诺道:“吾在此,水决不能败城”。之后开始动员包括禁军在内的一切力量筑堤护城,自己也“庐于城上,过家不入”,与军民一起风餐露宿,不分白昼地指挥加高加厚城墙的工程,几番惊险,终于将来势汹汹的洪水挡在城外。四十多天后,洪水退去,徐州城保住了,百姓欢心鼓舞,张灯结彩共庆抗洪胜利,并一致赞颂爱民抗洪的好太守,苏轼却并不满足于现状,他遍访老河工,向他们讨教治水经验,并结合徐州地势,设计了一项护城规划,在获得朝廷拨款后,组织人力在城南筑了一道堤坝,变堵为疏,将上游来水导入黄河故道,工程竣工后,久经水患的徐州有二百多年没有受到洪水的侵害。

读完上面这段史料我们不难看出,面对由自然灾害引发的公共危机,地方行政长官苏轼表现了高超的领导才能,不但保城安民,而且建立了预防洪水的长效机制,政府和自身的威望也得到了百姓的认可。苏轼应对公共危机的一些做法,对我们今天的政府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对公共危机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人民网强国社区(

首先,稳定是危机状态下最宝贵的财富。人是趋利避害的动物,危机到来时产生恐慌情绪在所难免。政府部门说稳定保稳定,并不是只喊口号不做事或乱做事,而是要以实际行动向民众证明,危机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同心协力,就一定能共度难关。我们设想一下,如果苏轼只是将试图逃亡的居民硬生生堵在城内,只是空洞地说吾在此,水决不能败城而不积极组织抗洪,那么当洪水淹没徐州城后,将有更多人死于非命;同样,在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正是因为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正确决策并付诸实施,才能迅速恢复灾区社会的稳定和人民的信心,将地震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人民网强国社区
其次,领导的综合能力对处理危机事件至关重要。危机发生时日常的社会组织结构往往被打破,在组织结构从混乱倒恢复的真空期内,如果领导人员的个人素质高、协调能力强、胆识过硬,对减少危机损失是大有裨益的。在水困徐州之后,苏轼没有坐等救援,而是想办法调动一切力量抗洪,甚至对于只有皇帝才有权调动的禁军,也甘冒政治风险走访,凭借自己出色的协调能力获取了支持;即便在水面已高于城中平地一丈零九寸,徐州城危在旦息之际也能冷静理智地做出决断发挥自己所学的工程学知识,使用连环木船减轻洪水对城墙的冲击,终于使徐州城转危为安。作为一个综合素质十分优秀的人,我们不能奢求今天所有的领导干部都达到苏轼的水准,但这最起码可以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在平时注重知识的学习、积累和应用,注重对协调能力和胆识的培养,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就提升了危机处理的能力。人民网强国社

最后,建立长效的预防机制是应对危机的最佳途径。危机的产生或许不可避免,但即便像地震、海啸等不可抗拒的天灾,只要我们做好充分的准备,也能将其危害降至最低。许多危机事件发生后都会给一个地区造成长久的影响,在危机事件告一段落后,不被暂时的胜利冲昏头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发展无疑是苏轼最优秀的品质,也是目前许多领导干部最缺乏的素质。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员,苏轼并没有因为只有两年的任期而忽视徐州的长治久安,在下定决心为徐州根除水患后,秉承了其大气而不失精细的一贯作风,取法自然、依势筑堤、变堵为疏,将黄河水引回故道,使徐州百姓在二百多年的时间里不必再为洪水治理付出额外成本,可谓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典范。对比我们身边的一些政府官员,不但不为子孙后代谋福利,反而寅吃卯粮,为自己的

本 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  1  2  

[打印文章] [添加收藏]
更多
上一篇:员工激励16法

扫描微信号即可免费试听口才训练课程

口才微信号关闭